close

反叛的凝視 反叛的凝視

內容簡介

鐵志有一顆炙熱的心,一雙清明的眼,還有非常少見的理想性格,他總是能在無望處看見希望,在黑暗處看見光亮,而且在眾人早已習以為常的故事裡看見另一種可能,他不斷探問:在這個結構森然的強權世界裡,有任何可能的反抗型式嗎?有任何理想存在的空間嗎?有比槍彈更有力的反制嗎?鐵志這些迫切的提問在文學、藝術和通俗文化的各種實踐中得到了解答。他的文字冷靜而有條理,伴隨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像最簡單的歌聲,嘹喨地穿透冷漠的世事,讓每個理想青年骨子裡僅存的一星火花,一絲夢想,又重新燃燒沸騰了起來。
──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鐵志致力實踐「倫理」(ethics)──他努力打開「溝通」的場域。我所說的溝通,不是商學院用語,而是哲學詞彙:鐵志在溝通的場域(電腦網路、社會運動)之中,傾聽各種聲音(音樂、弱勢族群的心聲),並且鼓舞各種聲音穿梭流動。他不是要說服別人;他是要被別人說服。這種倫理的實踐,建立在鐵志的用功(用心去聆聽還作筆記)和慷慨(願意花時間力氣去聽)上頭。鐵志的努力,可以作為後進讀書人的模範,也可以警醒前輩讀書人勿忘理想主義。
──紀大偉(作家)

不管你自覺反不反叛,
都可以走入這本書,
看見反叛「美國」(這麼大)的另一款美國(原來,這麼豐富);
像在連鎖店面高聳的下雪的街道,
彎進一間亮著燈的左翼小書店。
聽林生祥的歌,看張鐵志的書,
是這一代知識青年的你──是的,就是你──
不可錯過的事。
──吳音寧(作家)

要認識當前世界的「金主」與「禍源」──美國,本書可與法國學者索爾孟《美國製造》並列為必讀。張鐵志開宗明義引用「地下氣象人」的名言:「在一個暴力的時代,如果什麼也不做,只是繼續享受你的中產階級舒適,這本身就是一種暴力的行動」。──那麼能做什麼呢?張鐵志做的是,以生動的筆法、宏觀的視野寫了這本書,實地引介各種「異議」以及抗爭的典範。而我們能做的是,好好讀它,明白個人行動的確可以、而且正在,改變世界。
──鴻鴻(詩人、電影導演)

  繼2004年頗受好評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張鐵志實踐當時對自己觀察全球文化基進變貌的寫作承諾,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本書不但是台灣近年來少見的,反思當代西方政治和文化反抗行動的中文著作,更是親歷親睹後一本兼具抒情與知識分析的易讀散文集。或許也可以說,本書內容是在完整歷史視野架構下顯現的,關於一個個不甘隨波逐流的反叛者∕開創者們動人的故事。

  本書以當代美國的政治與文化鬥爭作為關注標的,包括歷史的與當下的:從六○年代的反叛分子們現在如何持續他們的理想,到美國當前的社運與政治;涉及議題涵括政治、工會與工運、媒體、同志議題、文化藝術(電影、劇場、搖滾…),以及對全球化的挑戰。貫穿的主軸是這個時代理想主義與反叛精神的實踐,文字則希望結合熱情的溫度與犀利的分析──也呈現本書期望結合多元可能性的企圖。在精神上,本書更不是只是平面地呈現相關議題,而更期望能透過這些文字在台灣激發起更廣闊的理想主義,讓人看到:這不是個無法反叛的時代。

  本書的特色為其中許多議題都是在中文世界相當早提出關注的文章,發表時引亦起許多討論。另一特色則是,作為傳統主流媒體與部落格界互動的產物,本書文章基本上出自作者近年在聯副與中時的專欄,但發表後都在作者部落格上刊出,然後經大幅擴增與改寫,新書中亦重新分輯排序,在提升全書的整體一致性同時,也深化了部落格作為嚴肅公共領域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張鐵志

  大學時參與學運,沒有能改變世界,卻在運動中改變了自己,決定以知識與文字作為思想的武器。在學術工作外,過去幾年寫作方向包括政治與文化評論、音樂論述與散文等,作品散見各大報論壇及副刊、苦勞網、《誠品好讀》、《新新聞》、《印刻文學生活誌》及中國與香港刊物。希望在抒情書寫與批判分析間、在國際視野與本土關懷間、在思想與實踐間找到平衡。 2004年出版第一本書《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結合搖滾論述、政治分析以及文學書寫,獲選為該年十大好書。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Rading Log →


‧ 學者不是知識分子。學者是在大學教書的人,學術工作的人。他們之中有些是知識分子,但大部分都不是。知識分子有一個獨立的心靈,有一個寬廣而會歸納的心靈,有一個原創的心靈。我想,知識分子可以這三個品質來定義。不是所有的學者都有這些品質。
               ----- 威廉‧飛利浦 (William Phillips)

‧在台灣學院裡教書的一個很大的痛苦,對我而言,正是年復一年地看到資質一流的年輕學生,大部分已經被這個戕害人的教育機制、和極度功利主義的社會價值,扭曲得普遍世故、缺乏熱情、言語乏味面目空洞,像是從零件工廠裏生產出來的一批批被高度制約的肉身機器人。令人心痛的是,他們僅存的一些熱情,也許能在某些激發鼓舞之下被一時招喚出來,但是,很多人很快地會縮回那個安全的自我保護殼裡;而他們本來該有的率真與昂揚,則在被成人世界的謊言與虛偽所調教出來的過早的世故、犬儒、算計、與同時表現的稚齡化言行裡,消失殆盡。就這樣,台灣社會在成人社會的敗壞與消耗中,也將新的生命熱情與可能的理想性格,繼續整批地扼殺、葬送。

‧要了解一個民族,不能只憑藉參觀教堂、神廟、博物館或是什麼聖母顯靈地。這些只是表象的東西。在醫院裡的病人、監獄中的犯人,以及路上憂心忡忡的行人身上,才能體現出一個名族的真正靈魂。你應該跟他們去交朋友。

‧正如我十年前在大學中的信念,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必須被人們改造。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保持獻身的熱情,如何去尋找出各種明顯的或淺藏的矛盾。

‧大學早已不再是傳統浪漫想像中單純和和諧的經院。過去三十年來,美國大學的教學體制出現很大的變化。終身職教授人數逐漸減少,而學校為了節省經費
,任用越來越多的兼任教師和博士班學生來授課。在哥大及其他美國的大學,博士生必須負擔教學義務,不論是幫老師帶討論課及改考卷,或是開授大學部課程,理工科的研究生則在實驗室中長期工作。根據統計,在美國正職教授的設授課時數幾乎不到全部授課時數的一半,更不用說博士生負責了九成以上的學生考是評分。正由於學校減少聘用正職教授,造成這些十年寒窗的學生畢業面對的試日益窄小的學術工作的博士們若要留在學術界,只能大量兼課且難以獲得學校的福利保障。簡言之,大學追求商品化的邏輯一方面利用博士生做為廉價勞工,另一方面卻正摧毀了博士生的物來生涯。
更重要的,如美國全國勞工委員會(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在2000年承認紐約大學的研究生工會時所說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並不是研究生必須做的事,他們也不能在這得到學分。他們的工作乃是為了換取學校支付的薪水---這正是電型的雇傭勞動關係。
而且研究也指出,在有研究生工會的校友,大部分就少認為工會並不會影響惡化他們與學生的關係。

‧跑過了黎明,跑過了黑夜。從那個告別青春的夜晚到帶著幾許白髮重回社會,或許他們奔跑的腳步變慢了,方向做了些許修正,但是他們的信念卻是一樣堅毅,改變世界的夢想也未曾改變。

‧藝術不是反映現實的鏡子,而是一個槌擊現實的槌子。

                                     ----- 布萊希特

‧1999年在西雅圖的世界貿易組織會議,星巴克咖啡店的玻璃被石塊砸破。當然,星巴克只是一個象徵,一個代表全球化在經濟和文化支配力量的象徵。人們憤怒是因為所謂的全球化並沒有帶來其所承諾的各種好處。世界不平等日益嚴重,且全球還有45%的人口每天生活在不到兩美元的生活水準。
公平貿易只是挑戰既有的全球化邏輯的一環,而不是全部解藥。但這個運動的確一步一步改變全球化巨輪的方向:公平貿易的消費者運動不斷壯大,而是貿會議在杜哈回合也承認了窮國『發展』的優先性與正當性,雖然他們始終無法實踐承諾。
路還是很長,但光亮卻在前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foreiforg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